183.向前一步_李代桃僵
三桥小说网 > 李代桃僵 > 183.向前一步
字体:      护眼 关灯

183.向前一步

  固山城的剿匪行动一开始就遭遇了惨败,联军虽然在兵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但三方配合并不默契,挞捞牙部和横塞军因为对峙时间太久,彼此都视对方为天然对手,此番以盟友身份出现在战场,彼此都觉得十分别扭,拉开的弓弦总想瞄向对方,冲锋的时候也总要留一只眼睛盯着身后的盟友。

  丰州军跟二者的配合就更差了,磕磕碰碰,几乎没有任何默契可言。

  反观沙陀人却是上下齐心,士气高昂,背靠城池作战,沙陀人的秘密武器派上了用场,六百重装骑兵背城二战,横扫挞捞牙部一千轻骑,打的横塞镇步军混合军也溃不成军,至于天德军的步军就更不放在他们眼里了。

  这场气势汹汹的剿匪行动刚刚才拉来帷幕,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李煦没有等到大军溃败的那一天才走,他押送着八百辅兵赶到固山城下只待了三天,就传来了奚人进犯沃野城,攻破并洗劫曲河寨的消息,李煦向孟孺哭诉,要求尽快赶回沃野城。孟孺答应了,在他看来李煦这个司马在军中非但起不了任何作用,反而碍手碍脚,索性打发他回去也好。

  李煦留下了八百辅兵,只带着随身侍从匆匆忙忙地离开了固山城,北上渡过黄河,在回天德军的必经之地井巷谷停下脚步,和刘克明派来的二十余骑回合后,一行人消失在井巷谷北面的莽莽群山里。

  固山城之战历时一个月,以三地联军惨败而告终,被沙陀骑兵破阵之后,联军各自溃散,骑兵撤走,步军全军覆没,天德军此番出兵主要是步军,激战之后,孟孺仅以十余骑脱身,一路狂奔北上渡过黄河后,留下偏将刘玉收拢残部,自己只带十二骑折还天德军。

  那日天刚过午,孟孺一行来到井巷谷外,山谷不算险恶,夏秋季节绿草遍地,景色十分优美,此刻临近寒冬,百物凋残,没有什么可看的景色。

  不过久在军旅的孟孺还是派了两骑前往谷中打探,探马回报,未见异样。

  孟孺这才敢入谷,打马疾驰,片刻不敢停留,绕过一道石壁,迎面沙地里突然站起来八个弩手,身披羊皮伏在山崖下,身上盖有黄土,打马疾过实难发觉,因此骗过探马的眼睛。

  靠的太近,弩箭急发,顿时有四骑倒地,孟孺拔刀大呼:“随我冲过去。”

  八个弩手如此近的距离伏击十余骑,如以卵击石,敌人敢这么做,多是疑兵之计,逼迫自己回身撤走,一旦阵脚乱,必被暗中埋伏的弓手所伤。

  孟孺得出这个判断,更不迟疑,打马向前,身边这十余骑都是久经沙场的百战老兵,主帅一声令下,便是刀山火海也敢闯过去,何况只是八个自寻死路的弩手。

  战马呼啸而至,八名弩手六死两伤,匆急间放箭,准头早失,只射杀三骑。孟孺等八骑兵趁势冲出谷去。井巷谷呈喇叭状,北面开口宽阔,南面窄小,一旦冲出谷,就失去了伏击的便利。

  孟孺暗松一口气,却也不敢掉以轻心,有人要伏杀自己,不会就安排这八个弩手吧。

  果然跃马行出三里地,两边山坡上各杀下一支人马,俱各十余骑,弓马娴熟,猝然发难,己方又有三人落马,不过对方也没占到便宜,损失了六个。

  这如果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孟孺不惧,即便稍占下风也不怕,怎奈这是一场实力太过悬殊的伏击战,悲剧的是自己是被伏击者。

  宁战死,也不降。这是天德军将士与草原民族交战多年得出的感悟,战死是死,投降,为奴为婢,生不如死。

  目下情景,即便想降为奴,亦不可得,只有死战。

  孟孺身边又有两骑落马,残余两骑环护在他两侧,还在不停地朝追兵发箭。

  一支羽箭射中孟孺肩膀,刺骨钻心的疼痛。

  孟孺拿不住狼牙棒,只能弃手。

  两声闷哼后,最后两名护卫亦跌落马下。孟孺不跑了,无路可逃。

  他没有收紧马缰,而是任由战马自己减速,但敌手显然一点耐心也没有,至少六支羽箭射穿马甲,插入战马身体。

  箭是射在战马身上,却像射在自己身上,彻骨寒心的疼。战马发出一声哀鸣,它再也跑不动了,那声哀鸣是在向主人道别,然后,它摔了下去。

  孟孺在地上跌了两个跟头,战马在倒下的一刻用了巧劲,帮助他平稳落地,而它自己则因此折断了前腿。忠勇的伙伴甚至未来得及看他一眼就横死沙场。

  横死沙场,是将军和战马应有的下场,不丢人。

  敌人丝毫没有风度,自己落入这步田地,他们还是急不可耐。一柄锋利的弯刀从孟孺的左肩斜劈下去,刀锋过处,不仅有鲜血,还有骨头断裂的脆响。

  不及孟孺倒下,另一柄弯刀从他左肋下斜劈向上,巨大的抽力将他托起,拨动他原地打了个转。

  第三刀劈到,孟孺的半拉脑袋没了。

  二十余骑围着跪地不倒的孟孺尸体,在向这个硬汉致敬,还是嘲笑他的失败,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李煦摘取面巾,打量了一眼还剩半拉面门的孟孺,一言不发。

  “杀的太急了吧,一句话都不问,你们有深仇大恨吗?”一个脸上有道可怕刀疤的骑士望向李煦,讪讪地笑着。

  “你是一个杀手,杀人拿钱,其他的不必问。”

  李煦说完,摘下马背上一个包袱丢给那汉子,一手攀住马鞍,俯身一抄,从孟孺腰带上摘下鱼袋,不发一言就走了。

  天德军使孟孺被沙陀人截杀的消息像凛冬的寒风迅疾横扫了整个丰州。无人不震惊,无人不心寒胆颤。官军剿匪又败有胜,即便败也从未曾败过这么惨,堂堂军使竟被人伏杀。

  即使那些跟孟孺有仇的人也感到了这股寒意,更震撼的事接踵而至,沙陀人击败三家联军后,决意兵发丰州,攻城、杀官、掠民,为死难的族人报仇。

  这真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打蛇不死,蛇撵到家来了。谁人可继任天德军使,自有朝廷选定,在朝廷未有定论前,选何人暂摄军使之位,丰州防御使郑蔼说话的分量很重。

  郑蔼属意副使郑阳,郑阳能文能文,资历也够,更主要的是他是自己的同乡,借同乡之谊好拉拢。孟家不同意,怕郑阳受了这个大恩后,倒向郑蔼,若任由天德军落入郑蔼手里,姓郑的必趁机整肃孟家,隐忍多年,受够了气,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边缘了。

  孟家主张营田副使李茂暂摄天德军,李茂是孟家的女婿,资历德望都够,但李茂有个不足,他是个文官,并未曾领兵打过仗。文官任军使不是大问题,但身为军使不知兵,就是大问题了。

  郑蔼反对,沙陀人扬言报仇,兴兵进犯,不是靠口舌之力就能退兵的,暂摄天德军之人必须知兵。

  两家争执不下之际,监军梅璐然站出来说话了,他说:“天德军不是还有个李煦吗,此番奚人寇境,打破了曲河寨,是他带兵退去的,他是天德军司马,又知兵事,让他暂摄天德军岂不妥当?”

  孟家反对,以为李煦是外人,梅璐然驳斥说:“天德军是大唐的天德军,不是某一家一户的,什么叫外人,郑刺史和咱家都是外来人,依你们这么说,我等是不是都要辞官回乡窝着去?”

  孟家人无言以对。

  郑蔼面露为难之色,以商量之口吻问梅璐然:“李煦是不是太年轻了,怕是资历不够,不能服众呀。”

  梅璐然道:“边地不比内地,二十多岁做将军的比比皆是,他不算年轻,要说资历,他已经是天德军司马,这就是资历,服不服众的得天德军的将士说话,他能领兵退去山奚人,收服曲河寨,足见将士们都服他。再说他也只是暂摄军使,待选到更合适的人,替代他就是了。而今沙陀兵寇境,天德军群龙无首可怎么行呢。”

  郑蔼无奈,只好答应。

  李煦以天德军司马身份暂摄军使事,郑阳、李茂自然都不服气,麾下各将领、僚佐也不服气。李煦留下家眷在沃野城不动,只带张龙赵虎和旺财三人来到天德军城,也不住公署,只在迎宾公馆里安歇。

  孟孺既死,其妻妾陆续搬出公署后院,正妻携子女搬回丰州,未生养的妾侍任其改嫁,不愿改嫁的安置在城外庄中。林月不愿改嫁,便随众搬入柳条庄。

  沙陀兵扬言进犯丰州,可比不得山奚进犯沃野城,山奚人势力弱小,趁天德军主力外出,以盗寇面目出现,袭扰防守薄弱的庄寨,闻大军归来即遁去。

  沙陀人携得胜之势而来,来势汹汹,来势不善,如何应付?

  丰州境内驻军,除天德军外,还有各处镇兵、戌卒、团结兵、弓手土兵不下三千,城寨关隘因为终年处于战争状态而完好无损,各处居民结堡寨居住,对付草原骑兵各有各的招。

  问题在于,沙陀人不比草原各族,他们已经部分地过上了农耕生活,擅于筑城,也擅于攻城,同时又残留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习性,处于半农耕半游牧状态。与唐人比,他们更善骑射,与草原人相比,则擅于守城攻城。沙陀人所信奉的宗教十分独特,民风保守,排外,凝聚力强,被边民冠之以“草原鬣狗”之名。

  暂摄军使的第三天,李煦即赴丰州当面聆听郑蔼关于抵御沙陀人的策略。郑蔼在丰州的地位很尴尬,既未被完全架空成为一副空架子,手里又没有掌握真正实权,军民财政处处受孟家掣肘,此番固山城之战,本是孟家主使,战败的罪过却要他来承担,虽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闹到革职查办的地步,郑大帅也是闹了个灰头土脸。

  孟孺被伏杀,孟家对天德军的掌控大大削弱,郑蔼虽然也没有掌握天德军,但此消彼长间已经渐渐拉近了与孟家的实力对比。

  此番论述应对沙陀人的策略时,就更多的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郑大帅主张丰州施行坚壁清野政策,凭借高墙深壕逐步消耗沙陀人实力,待其疲惫之际,出一支奇兵迂回至腹地,威胁固山城,迫其回援固山,以步军列阵黄河南岸以逸待劳,与其决战。彼时,沙陀人粮草耗尽,气势已衰,予敌以重创。

  此计遭到几位孟氏豢养的幕僚的耻笑,这几个幕僚,因为背后有孟家支持,不论谁出任丰州防御使,他们都是雷打不动的当然幕僚,实际掌握幕府,架空防御使。

  判官薛城冷笑道:“郑使君说要以步军列阵黄河南岸以逸待劳与敌决战,使君可知歩骑在平地遭遇,谁的胜面更大点?天德军步军主力陷没于固山城下,而今丰州步军都是些寨兵,弓手,守御城寨还能抵上用处,旷野与骑队作战无异于驱羊入虎群,只怕沙陀人杀出士气后反而又折转回头赖着不走了。”

  郑蔼不理睬薛城,而问李煦:“你暂摄天德军使,当知军事,歩骑作战,究竟谁胜面更大?”李煦答:“不可一概而论,须分时分地分人而定,以郑帅所言,列阵黄河南岸以逸待劳,击其疲弱之兵,卑下以为同等数量步军或不敌来敌,但若兵力倍于敌兵,又后援得当的话,当可取胜。”

  薛城冷笑道:“或不敌,当可取胜,李司马这话说的留有余地呀。”

  李煦道:“李某就事论事,不知薛判官有何高论。”

  薛城捻须冷笑道:“薛某一介文官,可不像司马知兵事,不敢妄论。不过薛某知道兵事诡变,战场就是战场,只认智谋和实力,可来不得半点虚啊。”

  李煦道:“薛判官高论,正因为兵事诡变,李煦才不敢把话说绝,此为论兵,并非中军帐里调兵遣将,论兵须当实事求是,也是来不得半天虚呀。”

  薛城老脸一红,正要发作,副使张南咳了一声,打断了张南,却问李煦:“不知李司马军中有谁擅长步战?”

  张南年高望重,身为副使多年,辅佐过多任防御使,虽然与孟家亲密无间,但为人还算公正,李煦起身答道:“攻讨使张瑜、捉生将刘沔,皆善步战。”

  张南冷笑道:“刘沔一小儿,张瑜嘛,我以前叫他张榆木,你知道为何吗?因为此人不知变通,脑袋像块榆木疙瘩。这么两个人迎战沙陀骑兵,是不是有点,啊,那个呀。”

  李煦道:“他们只是两员卑将,亲率数十健儿,冲锋陷阵足矣,某摄天德军事,逢此大战怎可不亲自督阵?!”

  张南吃了一惊,正要追问,薛城拦道:“张大夫,难得李司马如此豪迈,何不就成全他一颗报国之心呢。”

  张南闻言,已到嘴边的话硬是说不出口,犹豫片刻,还是放弃了,只闷闷一叹。

  郑蔼问李煦:“李司马当真要亲自督阵?某以为郑副使督阵或更为适合。”

  李煦道:“郑副使通晓军务,熟悉天德军各处城寨,大军出征迎敌,后方岂可不稳,若留镇守大将,非郑副使不可,往郑帅明鉴。”

  薛城事先没想到李煦会主动请战,在他印象中李煦不过是个在家乡混不下去的破落户,走投无路才来到天德军,其人并无丝毫可取之处,既不能文也不能武,既无口舌之辩,又无经营理财之能,不过是靠着姐姐有几分姿色,巴结上了孟孺,又帮着孟孺除掉了心腹大患孟良才捞了一官半职。

  而今听到李煦主动提出要督阵出战沙陀骑兵,先是震惊,继而狂喜。沙陀骑兵不比草原上骑兵多轻骑兵,他们多披重甲,惯于正面冲锋陷阵,历次与边军作战都占尽了便宜,此番固山之战,三家联军溃败。一是因为人心不齐,各自为政,缺乏配合。二来也是因为挞捞牙部轻骑兵遇到沙陀人重装骑兵时不占优势,而横塞镇的歩骑混合军阵则是专门用来对付草原轻骑,在面对沙陀重装骑兵的冲击下迅速溃败。

  这两家败阵后,没有骑兵护卫的天德军步军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溃灭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孟孺沙场老将,身经百战,有挞捞牙部骑兵和横塞军为靠山尚且不免一败涂地,自己也被沙陀人追杀于井巷谷,你一个黄毛小儿竟然大言不惭地要亲自督阵,迎战沙陀人。

  好,好的狠,死路是你自己选的,可怨不得别人。

  张南明知薛城的心思,虽然心里不忍,但事关孟氏能否重新夺回天德军控制权,他也不得不谨慎从事。说到底李煦只是一个不亲不旧的外乡人,而孟家和自己却是有着剪不断的利益关系。李煦倒了自己可为他长叹一声,而孟家倒了自己却是连哭都没有眼水。

  张南的沉默,薛城的撺掇,加之李煦主动请战,郑蔼也乐得顺水推舟,顺势答应了李煦的亲自督阵的请求,各方出于不同的目的,纷纷表态说愿意尽全力协助天德军备战。李煦自然也不跟他们客气,拿出事先准备的物资清单,张开了血盆大口。

  李煦在丰州只待了半天,为了避嫌没有去拜访梅璐然,刘克明也没有来见他,只是托人带了封口信给李煦,告诉他,他所需要的东西已经准备停当,正托当地私人车马行运送。

  ———

  。VIP中文_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qxsw.cc。三桥小说网手机版:https://m.sqxs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