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_76_七十年代纪事
三桥小说网 > 七十年代纪事 > 章:_76
字体:      护眼 关灯

章:_76

  认出亲弟弟却避而远之,齐淑芳对贺建红的冷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好在她和贺建国本来就没打算和她演一场姐弟相逢的好戏,不觉得难过。

  李威下午上班,贺建国当然也是,齐淑芳姐妹几个和李家人一起送何胜男回新房。

  大家送的礼物都已经被贺建国一干办事员给送来了,堆满了小小的房间。

  放在新房里的新家具不多,一张床、一个写字台、一座大衣柜和一张小方桌、四个骨牌凳,都是胡桃木所做,大方美观,重要的收音机、缝纫机和自行车也都摆在屋里。

  床上堆着五六床被褥和羊毛毯、毛巾被等,写字台和桌子上放着暖水瓶搪瓷缸等。

  金玉凤和欧明湘羡慕得要命,大多数人家拥有一张床两床被就算日子过得很好了,他们这里居然什么都有,比齐淑芳家的东西还齐全。

  “胜男,你可真幸福,啥都有。”等到自己,不知道是什么情况,金玉凤叹气。

  欧明湘则是眉眼弯弯地恭喜:“胜男,你一定要好好的呀!”

  何胜男抿了抿嘴,笑得很开心,转头见齐淑芳打量自己的新房,庆幸地道:“淑芳,房间怎么样?幸亏没叫你站在我身边,不然光彩都被你一个人夺走了!”

  “房间很不错。”对于后面一句话,齐淑芳没接话。

  二十来平方的房间算是比较大的了,一般都是十来平方,李何两家托吴大娘费了不少力气才搞到这间房,但是有自己家珠玉在前,齐淑芳只觉得这个房间十分狭小,屋里站着的全是人,转身很困难,呼吸也很困难。

  齐淑芳等人赶紧告辞,留下何胜男和李家人。

  除了李爷爷和李奶奶、李云,其他人都有工作,包括李莹的丈夫李晓春,他听不到说不出,但四肢健全,现在食品厂做工,因此他们跟何胜男说了几句话就相继离开,只剩下李爷爷和李奶奶、李云,房间瞬间宽敞了。

  何胜男抓了几把好不容易才弄到的瓜子花生给李云,“谢谢二嫂,二嫂你真好。”

  李云嘴很甜,夸得何胜男心花怒放。

  李奶奶拉着她的手,看了她腕上的手表一眼,暗暗点头,慈爱地道:“从今天起,你和小威好好生活,他要是对你不好,你告sù我,我替你收拾他。”

  “李威同志对我很好呀,奶奶您就放心吧。”何胜男基本没吃过苦,人也很乐观,而且李威对她是真的好,今天结婚,她收到了很多不在两家计划当中的惊喜,名贵的梅花牌手表、崭新的蚕丝袄,还有一件藏青色的羊毛呢大衣。

  “这就好,这就好。”李奶奶很欣慰,从兜里拿出两个小盒子递给她,“咱家剩的东西不多了,你大哥大嫂结婚的时候,我给你大嫂两对,现在也给你两对,好好收着吧,别对外人说,不然又要求咱家把家产全部捐赠给国家,还得说咱们家藏私。”他们家没被抄家,一是仰仗小儿媳的娘家,二是他们识时务,有了立功表xiàn。

  “奶奶,什么呀?”何胜男顺手打开沉甸甸的小盒子,微微吃了一惊。

  一个盒子里装着一对黄金龙凤镯,镯身一指宽,款式老旧,很厚重,依旧亮闪闪的,非常灿烂;另一个盒子里装着一对没有任何瑕疵的白玉镯子,像牛奶一样白,晶莹剔透,光泽柔和,就是在金镯子的映衬下显得有些失色。

  何胜男自小在父母的教育下,可不像时下一些人那么无私,狂热地对国家奉献一qiē,她郑重地答应了祖母的要求,等祖父祖母和小叔子离开后,收拾好房间,把两个小盒子放到衣柜里,不料李威傍晚下班开衣柜拿东西,不小心带掉一个盒子,“砰”的一声落到地上,盒里的两个玉镯子滚了出来,捡起时,其中一个出现一道裂纹。

  何副书记和曹云山都是贫农家庭出身,何胜男不知道玉镯子的贵重程dù,并不觉得可惜,只让李威下次注意点就行,别砸到自己脚,李威倒是懊恼地很。

  第二天,李威照常上班。

  这一天仍然是何胜男和齐淑芳的休息时间,齐淑芳回了老家。贺父托人给她捎信,现在已经是一月份了,生产大队正在算分红,让她回家领钱。

  虽然刚领了工资没多久,两口子加起来差不多一百左右,但上个月买缝纫机花了一百五十,手里只有这笔工资,齐淑芳觉心里不踏实,现在有分红可以领,完全可以过个好年。齐淑芳让贺建国坐公交车去上班,自己骑着自行车兴冲冲地赶到贺楼大队。

  当初两头野猪的工分记在生产大队上,而不是生产队,所以齐淑芳领两笔分红。一笔是在生产队出工的钱,按照她上班前的工分值,去掉口粮钱、修房子用的稻草茅草费用等,尚余七块两毛五分钱。另一笔就是之前上缴野猪所得的钱了,她没拿过生产大队的东西,领取全额分红,一共是三百九十块八毛六分钱。

  前段时间齐淑芳带人打猎,给生产大队创收不少,而且齐淑芳没要求生产大队给她记工分,更没有霸占所有战利品,贺建党和会计算账给钱,给得相当痛快。

  贺建党心里很清楚,野猪都是齐淑芳打死的,她也打了不少其他猎物,五十个劳力就从陷阱里捞了不多的野兽,最终除了一头野猪都算作集体财产了。但是,如果她要求归她一人所有,然后再上缴,那么生产大队必须再给她一千多块钱。

  贺建国和齐淑芳只要了事先说好的那头野猪,就算贺楼大队里嫉妒他们两口子日子过得好的人,也都改变了原先的态度,称赞他们深明大义。

  齐淑芳刚踏进贺楼大队,就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

  贺楼大队今年的收入特别好,主要归功于打的野猪。

  贺建党和贺建军两家今年的分红相差不大,去掉口粮和杂七杂八的费用,还剩六十多块钱,贺父十四块多的分红被他自己领走了,没给大儿子。得知齐淑芳一下子领了将近四百块钱,王春玲嫉妒不已,转眼一看,张翠花站在齐淑芳跟前恭喜她,急急忙忙地走过去。

  “淑芳,恭喜你呀,领了这么多钱,都够你盖三间砖瓦房了。”王春玲不甘示弱,可不能让张翠花单独得到齐淑芳的好感。

  王春玲笑脸相对,齐淑芳没感到受宠若惊,而是在想她是不是又要无条件索取了。

  张翠花忍不住一笑,她和王春玲算得上是朝夕相处,早就察觉到王春玲的心态有点变化了,虽然还没恢fù到一年前的正常程dù,但比最近一段时间是好多了,也对孩子的教育上了心,就是效果还不明显。

  “翠花,你笑啥?”王春玲不高兴了。

  张翠花连忙摇手:“大嫂,我不是笑你,我是笑淑芳。”

  “啊?笑我?”齐淑芳食指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不明白张翠花笑什么,但是她很聪明,很快就察觉她是为了回答王春玲才说这句话,放下了手。

  王春玲毕竟不傻,狐疑地看着张翠花。

  “大嫂,我真没笑你。”张翠花可不想被这个嫂子记恨上,她心不坏,可是有时候做事不经过脑子,心念急转,想起王春玲刚刚的话,张翠花笑道:“我是想说,淑芳和老三已经在城里定居了,用不着在家里盖砖瓦房。淑芳,你说是吧?”

  齐淑芳点头:“是呀,我和建国暂时不打算在家里盖砖瓦房。我们买房子时,借了不少外债,这笔钱得拿去还账。”

  将来浩劫结束,经济发展,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老家肯定要用新房子取代茅草屋。

  自始至终,她和贺建国就没打算放弃老家这块宅地基。

  王春玲和张翠花了然,她们一直都在想,贺建国和齐淑芳哪来的钱在城里买房子,虽然他们俩之前挣了点钱,可去上海就花得差不多了,要是用借的钱就能说通了。

  张翠花中午邀请齐淑芳去自己家吃饭,割了一块腌渍的野猪肉和大白菜炖了一个菜,又剁了半只风干的野兔子和半只鸡,炒了一盘蒜黄炒鸡蛋,主食就是红薯杂粮饭和三合面的煎饼。唯一在家的贺道星高兴得上蹿下跳,他两个哥哥满七岁后就上学了,没有等到十岁再去。

  “三蛋,叫你爷来咱家吃饭。”妯娌两人合力做饭,摆上了桌。

  “哎!”

  贺父想知道小儿子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就过来了,五个人围着桌子吃饭。

  一边吃,一边说话,快结束的时候,齐淑芳突然想起贺建国对自己的叮嘱,忍不住开口道:“爹,我和建国见到大姐了。”

  桌上热闹的气氛一扫而光,大家的筷子同时停下,桌面上寂静无声。

  贺父放下碗筷,沉着脸:“提她干嘛?咱家没这个闺女。”

  儿女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嘴里说不提,心里怎么可能不惦记?张翠花始终记得婆婆临终前的遗憾,主动问道:“在哪儿见的?什么时候见的?大姐现在过得怎么样?听娘说,大姐从小就聪明伶俐,说话办事都很干脆。”

  “昨天我的同事和建国的同事结婚,婚礼在建国单位里举行,偶然碰见了大姐,居然是我一个同事的大嫂,二嫂你说巧不巧?大姐现在是食品厂的六级工,日子过得特别好。不过大姐一开始没认出建国,也不知道我是她弟媳妇,还拉着我说了好一阵子话。午饭快结束的时候,别人叫建国全名,大姐才回头看我们一眼,没说话就走了。”

  贺父讥讽道:“时隔十来个年头,建国现在长得又高又壮,你又把建国打扮得比城里人都好,不再是以前面黄肌瘦的小泥腿子,她当然认不出来。”

  最了解女儿的人,莫过于贺父。

  一想到贺建红,贺父就觉得非常痛心。

  他不敢说自己这辈子做的都是好事,但是花在儿女身上用的心思他敢说自己无愧于天地,男也好,女也好,都是自己的骨肉,一直都是公平对待,努力让他们接受教育,增长见识,不做目光短浅的文盲,而且因为贺建红年纪最大,又是女孩子,弟弟没出生时她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什么好的都先紧着她,后面几个兄弟都是穿她穿不上的旧衣服。

  可是,疼爱换来的是恩断义绝。

  当时他气得差点昏厥过去,真想当面问问她娘家到底有什么事情对不起她,置娘家的生死于不顾,想到还有一家老小面临着灭顶之灾,他不得不咽下这口气,强撑着决定出去逃荒要饭,幸亏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准备逃荒的前夕,贺建国发现了自家祖屋是栗子粉墙。

  虽然生气,但老父老母惦记着大孙女,他不得不叫贺建国给贺建红送栗子粉,本以为女儿之前可能是粮食不够吃所以绝情,后来他才明白,这个不给贺建国开口机会甚至和自己家再无来往的女儿就是自私自利!

  贺父越想越气。

  “爹,您别生气,说不定大姐后来也没认出建国,才没相认。”张翠花不喜欢这个大姑姐,虽然自己进门时她已经出嫁好几年了,姑嫂之间没相处没矛盾,但是一年见那么两三次,足以看出大姑姐是什么性格,尤其是自家走投无路准备逃荒的时候,她居然见死不救,祖父母和婆婆的丧礼她也没回来参加,和她比起来,王春玲简直是完美无缺的大好人。

  “认不出?建国哥几个体型长相都随了他爷,尤其是建国,长得最像,咱这很多老人都说建国和他爷几乎一模一样。一开始没认出我信,后来听人叫建国的全名她认不出?哼!我可不信!无非是不想认!咱们是乡下的泥腿子,穷人,高攀不上她这个城里人。”贺父冷笑。

  贺建军劝道:“爹,不认就不认,反正咱们不靠她吃饭。”

  “就是,爹,知道大姐一qiē安好我们就放心了,用不着管别的。”张翠花赞同丈夫的意思,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大姑姐以城里人自居,看不起乡下人,忘jì自己也是泥腿子出身,自己还看不起她呢!

  贺父脸上余怒未消,齐淑芳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可是这件事终究得让他们知道,“爹,您要是再生气,我回去就不好跟建国交代了。”

  贺父深深地吸了几口气,“我不气,我气一个白眼狼干什么?找罪受!”

  吃完碗里最后一口饭,贺父起身就出去了。

  贺建军匆匆扒完自己碗里的食物,跟了出去,怕老父气坏了身子,同时也得跟大哥说一声,不用一直担心大姐是不是出事了。

  贺建军叹气,多少年了,终于听到了大姐的消息,总算能到祖父母和母亲坟前说一声了。

  贺建军表面上沉默寡言,可他心里什么都清楚明白。

  “娘,三婶儿,俺爷和俺爹气呼呼地干嘛去啦?咋不继续吃饭了?今天炒了这么多肉,好吃得不得了,俺都舍不得下桌。”贺道星摸了摸鼓鼓的肚子,恋恋不舍地盯着桌上的剩菜,忍痛道:“俺不吃了,留给俺哥晚上家来吃吧。”

  张翠花摸了摸他的脑袋,“没事,小孩子不要打听,找小贵玩去吧!”

  “噢!”

  张翠花慢吞吞地吃完饭,收拾碗筷时问齐淑芳:“建国跟你说过咱家大姑姐的事了吧?”

  见齐淑芳点点头,张翠花叹道:“我就没见过咱家大姑姐这样的人,要说咱家对不起她也就算了,偏偏没人对不起她,我都想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能为啥?嫌咱们泥腿子给她丢脸呗!”刚刚得知消息的王春玲赶了过来。

  张翠花和齐淑芳一齐看着她,看得她浑身不舒服,“看我干嘛?俺说的是实话呀!城里人本来就看不起乡下人,大姑姐嫁到城里,要不是嫌弃咱们,肯定不会不和咱家来往。”只有这种解释说得通,王春玲最清楚了,如果她成了城里人,满眼都是乡下人的缺点,也会有那啥优越感,贺建党看的《百炼成钢》里就有这句话,原话是什么她就不记得了。

  齐淑芳笑道:“我在想,大嫂可真聪明,一语中的。”

  王春玲经不住她夸,立刻得意洋洋:“那是,俺比你们大几岁,经历的事情多,当然就明白人情世故了。对了,大姐情况咋样?”

  齐淑芳如实相告。

  “原来她都那么厉害了,俺虽然不是城里人,但俺知道六级工的工资很高,一个月得有六十多块钱吧?俺家一年才分六十多。”王春玲咂咂嘴。

  张翠花没好气地道:“工资高有屁用?咱爹又见不着她一分钱。”

  “也是,真可惜,要是咱家谁成了工人,肯定不会像她那样忘恩负义。”王春玲唉声叹气,怎么有机遇有本事的都是别人呢?

  齐淑芳无意陪她一起唏嘘,把贺建国的话带到就行了,因此出门去探望沈要武。

  沈要武身上穿着沈二爷爷托齐淑芳从上海买来的处理棉衣,身材臃肿,反而显不出怀孕的肚子,见到她,特别高兴,“淑芳,你来啦!”

  “你还好吧?几月生?”齐淑芳看看她的肚子,羡慕极了。

  “明年阳历四五月份,正好赶在收麦前头做完月子,不用耽误出工。”沈要武笑得很甜蜜,“阿爷和铁柱说了,让我好好坐月子。”

  “那就好。”齐淑芳知道农村的很多妇女都不坐月子,该出工照样出工,因为挣不到工分就没有粮食,不少孩子都出生在地里,贺建党和贺建军算是非常好的丈夫了,妻子生孩子都坐了月子,所以他们两对夫妻的感情特别好。

  “嗯!”沈要武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就像掉进了蜜罐子里,“对了,淑芳,还得托你一件事,你下次去上海,给我捎一件处理的棉袄和十尺处理棉布,我得趁着冬闲,把小孩的小包被小衣服都做出来。我家要是有旧衣服就好了,改改就行,用不着花钱,可惜我们家本来穷得叮当响,没啥旧衣服改小给小孩。阿爷说,我们家头一个娃,不能穿旧衣裳。”

  齐淑芳答应了她的请求,沈要武立刻掏了三十块钱给她,这是他们家今年的大半分红。

  趁着说闲话的时候,齐淑芳貌似不经意地道:“前段时间市里放电影,我似乎看到你家玲玲和人一起看电影,天黑,不知道是不是看错了,玲玲现在还教书呢?”

  沈要武听到“玲玲”两个字,脸色立刻就变了。

  齐淑芳一愣,“怎么了?”她问。

  沈要武问清看电影的时间,又问是男是女,齐淑芳犹豫片刻,不知怎么开口,按照她和贺建国商量的结果,应该含含糊糊而不挑明。

  “咱们关系这么好,你不用瞒我,玲玲肯定没做好事。那人不是马俊立,马俊立天天上工,我天天能见着!玲玲那两天去城里了,说去同学家做客,我和铁柱都有些怀疑,就马俊立傻乎乎地相信玲玲。玲玲和我一样,是初中文化程dù,在咱生产大队上的学,怎么可能有城里的同学?公社那边的同学估计都没有。”

  齐淑芳想了想,低声道:“是个男的,没见过。”

  沈要武的脸色更加不好看了,“我猜是这么回事,难怪天天和马俊立闹离婚!前几天玲玲就已经搬回娘家了。说什么遵从新风俗,要有恋爱自由,她和马俊立的婚姻属于父母包办的婚姻,婆媳感情不和,夫妻感情不和,生活不到一块去,应该离婚。”

  齐淑芳张开樱唇,成了一个圆形。

  离婚?太……太先进了吧?虽然夫妻感情不和确实可以离婚,但那是以后的事儿,对于现在这个年代来说就有点惊世骇俗了,尤其是在乡下。

  沈要武显然不想管沈玲玲的事,“我现在知道她离婚的原因就行了,反正她现在一个劲地闹离婚,我爹娘居然惯着她,玲玲回娘家那天我娘就跑去和亲家吵架,还找近房兄弟去马家揍马俊立,说肯定是他对玲玲不好,欺负了玲玲!”

  倒打一耙?齐淑芳叹为观止。

  马俊立被揍得有点狠,正在家里养伤,两家似乎已经没有调和的余地了,沈要武不管,也不让齐淑芳外传,自己会让爷爷出面。齐淑芳一口答应,她本来就没打算插手沈玲玲出轨的事情,告sù沈要武也是为了让自己良心过得去。

  临回家前,齐淑芳塞了五十块钱给贺父。

  贺父摇手不收,“你们自己留着花吧,我在家里没处买东西,花不到。”

  “建国让我给的,爹就拿着吧,以后遇到用钱的时候不用担心手里没钱。”齐淑芳偶然发现贺父和贺兆平老人私下交易旧家具、银元、老东西的情景,有心赞助,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以后都是财富啊,虽然不一定值很多钱。

  贺父推辞再三,收下了,暗暗决定用他们两口子钱买的东西以后单独给他们。

  还发生了一件意外之喜,齐淑芳推着自行车即将上路,王春玲从自己家堂屋跑出来,递了个小竹篓给她,“家里腌的咸青皮,捞几个给你带回去吃。”

  “大嫂?”

  “快走,快走,快走,再拖拉下去天都黑了。”

  头一回得到来自大嫂无条件的好处,齐淑芳受宠若惊,当她回到自己家门口,就不高兴了,因为她看到了贺建红以及刚下班的贺建国,脸色都不好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qxsw.cc。三桥小说网手机版:https://m.sqxs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